展心计划二期

2025年8月,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宣布将继续携手北京市海淀区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定向捐赠人民币240万元,开展“展心计划-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促进”项目(二期)。项目将夯实展心计划(一期)探索出的“校-企-社-政”全链条支持体系,同时在特殊教育、企业和政策三个方面重点突破,希望通过未来三年的持续资助,帮助更多心智障碍者获得高质量职业教育及就业参与的机会。

捐赠额

240 万元

受益人数

6500

项目周期

36 个月

社会问题

·  在特殊教育端,《“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增设职教班(部)、支持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特教部(班)。然而,当前较多特殊教育学校尚未做好相应准备,使得心智障碍青年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无法被满足。

·  在企业端,《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实施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行动。其中,鼓励企业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将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情况纳入企业CSR报告中,定期向社会公布。然而在目前经济增长放缓下,传统商业机构用工压力增大,能够开放的岗位较为有限,且社区灵活就业岗位开发不足,使得心智障碍青年的就业机会被进一步压缩。

·  在政策端,心智障碍者的就业是整体残障群体就业突破的难点。当前心智障碍者就业安置和就业服务仍缺少扎实的地方整合模式和经验,较难推动宏观政策改善,使得心智障碍青年就业权利的实现难以被保障。


项目干预措施

·  通过拓校、搭建教学教研生态、培育师资队伍等方式,帮助心智障碍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教育。具体包括:升级项目地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体系、打造职业样本专业、建设就业合作基地、出版职业样本、开展师资培训等。

·  通过拓展高潜岗位渠道,结合地方生态资源开放社区灵活就业机会,为心智障碍青年创造更多就近就便就业的机会。具体包括:开发高潜岗位及服务流程工具包、探索社区灵活就业岗位、企业服务产品等。

·  对试点探索的行动经验及有效经验进行分析、梳理,沉淀知识与进行模式的产品化设计,推动宏观政策机制改善,确保心智障碍者就业权利的实现。具体包括:就业示范模式梳理、开展全国性研讨会等活动提升议题影响力、推出涵盖职业教育及企业激励方向的政策指导文件等。


项目目标

展心计划(二期)的总目标是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在北京、广州、长沙、温州、厦门和杭州6地,打造5个适合心智障碍青年就业的职业教育专业、聚焦具有规模化潜力的5个核心岗位类型和5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就业示范模式,进一步夯实一期探索的“校、企、社、政”就业支持链条的建设,通过实践经验促进地方乃至全国政策优化,推动出台3项地方试点政策或全国性指导文件的出台,帮助更多心智障碍者获得高质量职业教育及就业参与的机会。最终帮助1,500名16-25岁就业黄金开发期的心智障碍青年获得更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职业转衔培训,为其做好就业及社区生活安置长短期规划;其中,不少于250名心智障碍者在社区获得就近就便的系统性、有品质的就业培训、实习、上岗机会。间接惠及家庭成员、特校教师、社会工作者所组成的“融合就业”全链条超5,000人。